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新闻 >

西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106项「西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106项」

2023-05-07 09:05:55

中国西藏网讯 日前,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西藏自治区共有17个项目上榜。至此,西藏自治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106项。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西藏自治区新增有门巴族萨玛民歌、巴贡(霞尔巴贡)、古尔鲁、擦擦制作技艺(拉萨擦擦制作技艺)、传统帐篷编制技艺(巴青牛毛帐篷编制技艺)5个项目。工布扎念博咚、卓舞(热振曲卓)、卓舞(斯马卓)、赛马会(恰青赛马会)、藏族唐卡(齐吾岗派)、藏族唐卡(拉萨堆绣唐卡)、藏族唐卡(康勉萨唐卡)、木雕(藏族扎囊木雕)、毛纺织及擀制技艺(泽帖尔编制技艺)、藏香制作技艺(敏珠林寺藏香制作技艺)、藏医药(索瓦日巴——藏医有关生命、健康及疾病的认知与实践)、藏医药(藏医脉泻杂炯疗法)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图为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拉西镇“赤堆东雄”黑帐篷 摄影:王淑

西藏自治区新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4个类别。随着曲艺类项目“古尔鲁”的入选,西藏自治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实现十大类别全覆盖。

萨玛民歌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勒布沟门巴族独有的一种民歌类型,指的是寓意吉祥,赋予美好祝福等意,并用门巴族特有的民歌曲调和风格演唱的一类歌曲。

巴贡(霞尔巴贡)是流传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等地的藏族传统戏剧。其风格古朴,民间依旧有戏班进行表演的地区为数不多。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完成了对巴贡(霞尔巴贡)和高龄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

“古尔鲁”是一种道歌说唱艺术,敦煌文献中就有相关记载,在噶举派的师徒中广为流传。擦擦制作技艺(拉萨擦擦制作技艺)是一种传统技艺,也是西藏特有的脱模泥塑艺术,成品多为模制的泥佛或泥佛塔。

数百年来,生活在藏北高原的牧民过着择草而牧、逐水落帐的游牧生活,黑帐篷与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巴青”藏语即意为“大牛毛帐篷”,传统帐篷编制技艺(巴青牛毛帐篷编制技艺)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无疑更有利于对这种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发展。

目前,西藏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项(格萨〈斯〉尔、藏戏、藏医药浴法);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06项,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60项,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522名。(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媛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 西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106项「西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106项」
    中国西藏网讯 日前,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西藏自治区共有17个
    2023-05-07
  • 陕西非遗技艺「陕西非遗文化」
    陕 西 非 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非遗凝固着历史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姿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极具特色与魅力今天
    2023-05-07
  • 砚台图案欣赏「唐箕形砚」
    端溪箕形砚 唐代端溪抄手砚 宋代“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在诗鬼李贺的笔下,唐代端州(今广东肇庆)盛产的端砚原石开采过程,像魔幻大片般浪漫,仿若顶天
    2023-05-06
  • 素描静物结构解析「素描静物结构入门」
    一幅优秀的素描静物作品要具备结构完整形体准确、空间感强,明度关系合理透视、技法、工具运用熟练画面整体深入而完整今天只讲其中的一部分依据素描造型训练的不同课题,以
    2023-05-06
  • 教师考编哪个学科容易上岸「各科教师缺口」
    文 香橙聊教育教师编制考试的竞争是非常大的,上岸更不容易,但也分学科。不同的学科老师编制考试,竞争的程度以及上岸的难度都是不一样的,就像三大主科永远都是竞争最大
    2023-05-06
  • 米素品牌介绍「米素软装」
    随着新世代消费群体的崛起,家居软装主力消费人群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更倾向于表达自我,对产品的品质、品牌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性化著称的一站式购物、
    2023-05-06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