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新闻 >

什么时候开始有烟花爆竹「爆竹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2023-03-27 09:07:30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寓意喜庆的“烟花爆竹”,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刹那间的芬芳,还有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欢庆习俗,这算得上是属于中国人的特殊情怀。不过要说起“烟花爆竹”的由来,你会发现它最初并不是为了娱乐贺节而出现。

烟花爆竹的历史,与竹子和火药有密切的相关。根据《通俗编·俳优》的记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蓄火爆之。”很久以前的“爆竹”,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竹子,使竹筒受热,内部空气膨胀爆裂发出声响。

在蒙昧的古代社会,能害人的不仅仅有野兽大虫,还有各种各样的鬼怪。商周时期,人们为了驱邪自保,就用“爆祭”的方式吓退猛兽。

西汉辞赋家东方朔在《神异经》中说道:“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馀,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人尝以竹着火,爆烞而出,臊皆惊惮......”

于是,用竹子爆祭便成了古人驱邪的重要方式之一。到了隋唐,爆竹辟邪已经很流行了,同时还产生出了新玩法,人们会把竹筒串起来烧,使爆破声连续不断。

也正是在隋唐之际,随着火药极速已被炼丹家基本掌握,一度延续了数百年之久的爆祭传统也开始淡出历史舞台。

火药不是我国历史上个别人发明的,而是炼丹家们在炼丹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大胆探索,有意和无意中逐渐发明的。因为炼丹家为了炼制长生不老之药或炼制金银,经常尝试用很多种药石配合共炼。

当炼丹家用硝石、三黄(雄黄、雌黄、硫黄)、炭、松脂等药石配合共炼,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导致了火药的发明。早在春秋时代,小部分的火药就已经用于民间民生应用,《范子计然》说“硝石出陇道”。但那时应该还不具备形成真正的火药。

火药到了晋代有了一定的雏形,炼丹家已经使用硝石、硫黄、炭三物进行火炼。而当三物火炼时,硝石含量小时可以得到氧化砷和单质砷(即“引之如布,白如冰”);如果硝石含量加大,并猛火加热,则会发生爆炸,这种爆炸,就是原始的火药爆炸了。

在唐朝的《诸家神品丹法》和《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中,更为清楚地写到火药的制作方法。有了火药,对烟花的发明也有了条件。

隋大业六年(610年),炀帝到扬州时写了一首诗,诗中有“火树干光照,花焰七枝开”之句。“火树”“花焰”是当时的火类表演,也就是最早的礼花。但这与如今看到的烟花有一定区别,我们今天看到的烟花类型出现在宋朝。

宋朝人发现,往火药里掺点金属粉一块烧,火花会变得五彩斑斓。七彩颜色的出现,让烟花爆竹有了娱乐的作用。北宋每逢重大节日,东京汴梁城都会举行各种游乐活动,在诸军百戏的表演中,就经常用烟花增强戏剧表演的效果。

《东京梦华录》记载:“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裹绿袍靴筒如钟馗像者……又爆仗响,有烟火就涌出……又爆仗响。”

“其各坊巷叫卖苍术小枣不绝,又有市爆仗、成架烟花之类。”——《梦粱录》。书中还有“烟火屏风诸般事件”等记载。这种成架烟火、烟火屏风,就是将各种各样的烟火、爆仗药线按一定的顺序串联起来,绑扎在高大的木架上点放的大型烟火杂戏。

南宋《武林旧事》中也回忆皇宫过元宵节的盛况时写道:“宫漏既深,始宣放烟火百余架,于是乐声四起,烛影纵横,而驾始还矣。”又写道:“南宋宫中元宵节施放的烟花是‘效宣和盛际’,只是现在‘愈加精妙’而已。”

可看出,武林皇宫施放的烟花,是仿照北宋宣和年间(1109-1125)的烟花制造的,但是比北宋宣和年间的有了很大发展,“愈加精妙”了。随着火药制作的技术日趋精良,烟花品种逐渐增多,从宋朝开始,烟花盛开在中国的节日里。

明清时期的烟花表演形式极大的丰富了起来,当时的技师们已经可以靠形形色色的烟花,连缀场景,组成剧情,形成令人叹为观止的“烟火戏”。明代诗人瞿佑有一首《烟火戏》,记录了表演的场景——

“天花无数月中开,五色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频作雨声来。怒撞玉斗翻晴雪,勇踏金轮起迅雷。更漏已深人渐散,闹干挑得采灯回。”

烟花多了,伴随着火灾的情况就非常多,比如明成祖朱棣每到元宵节就会举办灯会,可意外总是不期而至,烟花爆竹产生的火花引燃了灯架,造成午门严重失火;嘉靖皇帝和宠妃在寝殿内燃放烟花取乐,无意中点着帐幕,最终导致永寿宫被烧毁......

但像这样大型的表演,基本都以官方组织为主。直到清代中后期,伴随着宫廷的烟花表演逐渐式微,民间燃放烟花的活动,才逐渐兴盛起来。为了消防问题,清政府甚至还颁布过一些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这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民间百姓对烟花的热情。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烟花更成为地方经济命脉。以万载县为例,清道光年间,万载花炮已有“通行南北,商贾络绎”之美誉,光绪年间更是“男妇大小均籍此以资工作”。自此至今,当地人都依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

从爆竹到火药,再到烟花,代表了唐宋以来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高超的技术水平。在烟花之上,除了纯粹的审美价值外,还代表着只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趣味与生活方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 什么时候开始有烟花爆竹「爆竹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寓意喜庆的“烟花爆竹”,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刹那间的芬芳,还有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欢庆习俗,这算得上是属于中国人的特殊情怀。不过要说起“烟花爆竹”
    2023-03-27
  • 苏联电影星「乌克兰演员」
    1961年6月,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和全国电影故事片创作会议在新侨饭店召开。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周总理首次提出了评选我国“22大明星”的想法。总理说,像苏联、朝
    2023-03-27
  • 起名数理格局「姓名数理看事业」
    姓名格局数理中蕴藏的人生玄机【3月1日运势播报】庚寅月壬午日,天生地合气场和谐,民俗诸事皆宜。位利东 南 西北,色喜绿红燥黄。属羊、虎、狗、兔或生于未、寅、戌、
    2023-03-27
  • 艺术生高考报考志愿「艺术生高考填报志愿表」
    志愿批次部分1 艺术类的每个批次都可以填报吗?从院校考试上可以分为校考院校批次与联考院校批次,如果没有取得校考合格证的情况下,就只能填报联考所在的批次。从分数
    2023-03-27
  • 最时尚的包包「今年流行的大牌包包」
    mini size的包包有多火,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不过对于大部分早八党、打工人来说,出门要装手机、iPad、耳机、钱包、墨镜、伞、口红 想带的东西有那么多
    2023-03-27
  • 风筝的由来,风筝的故乡「走进一座大教堂」
    来到潍坊有三个地方不能错过:一十笏园,二杨家埠年画,三是风筝博物馆。从十笏园东行不远,是滚滚北流的白浪河。杨家埠在寒亭区,而从十笏园到风筝博物馆不远,步行大约行
    2023-03-27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