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新闻 >

河流脉搏:穿越边界交叠的世界

2022-07-26 10:13:09


(1/7)《象征》,影像截图,程新皓,2022年


(2/7)《无路之人》,摄影,夏本度·德,2018年


(3/7)《心跳:鸟巢》,红外线摄像、影像装置,陈萧伊,2021年


(4/7)《成为冲积层》,影像截图,潘涛阮,2019年


(5/7)《好日子在后头?》,崔建,2022年,艺术家于怒江声音采样过程,摄影:骆忠华


(6/7)《给海的信》,影像截图,林索占利纳,2019年


(7/7)「漫长的恢复」系列,新闻摄影,吉特拉邦·凯康姆,2018-2022年

展览名称:河流脉搏:穿越边界交叠的世界

展览时间:2022/07/02~2022/08/28

展览地点:[广东]-广州市白云区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3期(地铁2号线黄边站D出口)-(广东时代美术馆)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群展

时间:10:00 - 18:00 周一闭馆(节假日另行通知)

本次展览聚焦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四条河流——独龙江、怒江、澜沧江和元江,展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作品,呈现他们对「河流沿岸」的观察和反思,尝试探讨殖民和战争,生态和发展,传统与迁移等社会议题。

四条河流流经高原、山地、平原、谷地、三角洲,最终汇入印度洋与太平洋。在海洋季风与陆地多样地形的影响下,河流沿岸地区形成了丰富多变的气候,季节性的洪涝向两岸提供了养分和生存条件,河水涨落形成冲积平原,是水稻文明生长的沃土,而高山峡谷则催生了独特的山地文明。

在高山-峡谷-平原-河道之间,分布着多个正式和非正式的民族国家边界,同时与诸多以种族、性别、经济、宗教等因素作为划分标准的社会边界或意义边界层层交叠。在这些边界之间,多样的流动方式、身份认同、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互相影响、延异,形成充满活力的文化互嵌过程,并与世界上其它区域紧密关联。

本次展览既探讨了这一区域面临的问题与冲突,亦呈现当地的传说、神话、声景、口述、被重写的文本等。在这些无法划定边界、因而得以不被统治的表达中,历史以支流蜿蜒分散又汇聚的方式,星座般地散落在多重时空维度里。「河流脉搏」希望一窥这样复线的、也许虚构的、无中心的历史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