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展览 >

ON|OFF 2021:回到未来展览开幕暨策展人座谈会在和美术馆举行

2022-03-17 15:33:03

展期

2022年2月4日—4月17日

地址

和美术馆(广东顺德北滘新城怡兴路6号)

3月12日,“ON|OFF 2021:回到未来”展览开幕暨策展人座谈会在和美术馆举行。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策展人鲍栋、孙冬冬参与座谈,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主持。

作为和美术馆2022年的开年首展,“ON|OFF 2021:回到未来”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在后全球化时代未竟的叙事。在“ON|OFF”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九年之后,孙冬冬以2021年的时间界定,重新审视了这一主题在近年来的延续与发展。展览以群展形式,在主题展中呈现由2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共计43件/组作品。

部分嘉宾合影

“ON|OFF”,在2013年 UCCA 曾作为反映后奥运时代中国年轻艺术家观念与实践的一个群展的主题,现在它的后面被标注上了新的时间与副标题,旨在从当下日趋激烈的,后全球化时代“整合与脱钩”的张力之中,重温与延续2013 年展览未竟的主题叙事。

在谈到展览的缘起时,田霏宇通过在中国的工作机会,在梳理全球艺术史的中国当代艺术史线索的过程中,关注到那些已经很出名、很成功的艺术家的同时,也很自然地开始关注到跟他们年龄比较类似的艺术家。孙冬冬介绍,展题的后半部分“回到未来”,以好莱坞科幻喜剧电影《回到未来》和迪士尼乐园旋转舞台表演项目Carousel of Progress之名为灵感来源,作为一种对前半部分展题的注释,包含着基于当下,返回过去与未来前进的愿景。




座谈会现场

众所周知,疫情是目前回避不了的话题,至于后疫情时代我们要怎么重新做展览,鲍栋在对谈中认为,疫情对展览有一种影响,就是心理上的期待变了,疫情前的三四年有一个明显的倾向,档案式的展览现场特别多。但是现在大家都厌烦了,观众现在去线下空间看到展览的现场,肯定不希望和线上一样看资料式的,希望自己能够被卷入进去,需要一个现场感。孙冬冬认为,疫情带来的并不是身体上的禁锢,而是这种禁锢反射到心理和精神状态。这种影响可能会转变为一种欲望,对于现实空间的渴求,以及可能会反向对于艺术的开放性有更多的要求,这是最重要的。以往中国当代艺术有很多所谓的批判性的叙事,但是这种批判性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转变为另外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能就是转化为一种空间性的形态,这是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的一种状态。这个也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展场的空间布置,也许可能就是一个现场的体验。现在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只是看了,他们更多的还是希望参与进去,因为这种疫情,把本来可以参与的东西又压缩了。

策展人导览

返回、反复与螺旋,是本次展览着重强调的策展理念,一方面是出于对“和美术馆”空间形态的诗意比兴,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作品之间观念的复沓叠增,让观众在时间与生命、全球与在地、回忆与历史的律动中,感应美术馆空间与展览空间共同构建出的宇宙观照。

无论是美术馆的管理者,还是策展人,不得不面对展览的内容如何平衡观众的接受度和公众的参与度的问题。而怎么平衡观众和展览内容之间的关系?田霏宇谈到,一开始就是更多的是想好艺术、有趣的艺术家,以一种有说服力的方式组织到一起,然后呈现给大家,现在依然如此。他认为,展览的策划和主题不要被观众给带走,哪怕是一个很平等的对话关系,还是有专业性的,大家要认可你这个机构,肯定是因为觉得你的选择是有意义的,才值得关注的,这样的能力,可能是一个美术馆最核心的价值。当然,与此同时必须得有关怀。孙冬冬则从策展的角度来展开,他认为策展人的工作是带有公共性的一面,一面要为机构、为艺术家负责,一面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看展览。策展人强调艺术的可能性,或许来源于他们知道生命的可能性,而观众在拍展览的照片时,他脑子里对于这个作品的反映、思考,我们是看不到的,看不到并不能否认他就不存在。因此,策展人的工作,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去接触到他所认为的有价值的艺术。


展览现场

展出作品涵盖绘画、雕塑、摄影、装置与影像等多种艺术媒介,涉及媒体社会、自然环境、身份认同、地理疆域等不同议题,但都共同呈现出一种源于生命内在的自省精神——何所来,何所去的自省,对应于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语境,使得艺术不仅是作为保存记忆的媒介,还是一种观察主体召唤历史意识,从而超越时空的有情实践。在不同时空的呼应,汇合,流动,交错之中,“ON|OFF 2021:回到未来”呈现了一场关于时间与生命的辩论,而辩论的答案,正隐藏在艺术空间那些寂静之处。



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暨策展人座谈会结束后,于次日举行“HEM见地茶局|艺术家论坛”,共同探讨“南方经验:时间差异中的地方”“精神的肠胃:从当下走出的回忆”“自我画像:自我经验中的认同与想象”等三个议题,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让艺术走进生活,给观众带来更多维的艺术体验。



见地茶局:艺术家论坛

部分展出作品

陈维 S 综合材料 187.5cm×150cm 2018年

仇晓飞 洞 亚麻布油画 150cm×150cm 2021年

郝量 李商隐诗意二 绢本重彩 37.1cm×51.9cm 2021年

何翔宇 摘柠檬的人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7年

蒋鹏奕 砾石谅解了大海第14号 摄影 120cm×264 cm 2020年

李燎 软弱性 综合材料 整体尺寸可变 2019

刘雨佳 寻宝 单频4K影像 2021年

马秋莎 沃德兰-蜜No. 2 综合材料 110cm×210cm 2021年

陶辉 南方戏剧史A幕 录像静帧 2018年

王郁洋 人造月2 综合材料 直径400cm 2020年

徐渠 迷宫-红线 布面丙烯 250cm×375cm 2019-2020年

张如怡 浸泡景观 综合材料 80cm×90cm×55cm 2019年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李振伟

制作|冯雅颖

校对|李振伟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2年出版38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email protecte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 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农民书画艺术家刘淑芳业绩及作品
    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
    2022-04-29
  • 佳士得春拍将呈现逾2000件珍品
    佳士得2010年春季拍卖,将于本年5月28日至6月2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这次拍卖将呈现逾两千件珍品,总估值约15亿港元。此次拍卖将涵盖12个广泛不同
    2022-04-29
  • 台湾艺术界掀起登陆风 大师名作频现大陆
    台北市/圆山饭店总统套房的玄关里,发现一幅署名“法蜀人张大千”的泼墨画,在书房正中央则挂着蒋夫人的国画老师,黄君璧的飞瀑流泉,呼应着眼前一览无遗的河滨公园。据
    2022-04-29
  • 2010年值得关注的7位年轻艺术家
    陶巴•奥尔巴赫,《按受欢迎度排列》,2007 纸面墨水画,50x38英寸随着本周惠特尼双年展和军械库展——以及周边那些备受
    2022-04-29
  • “北美艺术·海洋情怀”李蓝迪雕塑作品展亮相广州图书馆
    由广州图书馆主办,海南富力海洋欢乐开发有限公司、高剑父纪念馆、广州市海珠区美术家协会、广东省国际华人书法研究会、广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广州市海珠区书法家协会协办
    2019-06-25
  • 黄金疯涨 金银币投资价值凸显
    黄金:遮不住的光芒 在股市、楼市等泡沫破灭之际,国际金价却一反低迷,周线更呈”五连阳”。 今日黄金价格1439美金 盎司,创近6年来新高。 黄金,又一个伟大牛市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