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发老师和陈明(2002年9月19日摄于金山枫泾)
昨天,程十发美术馆隆重开馆了,我们企盼上海有更多的以文艺巨星命名的艺术馆面世。程十发老师仙去已有12个年头了,但老师似乎又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除了在我们的艺术生活中,程十发的艺术成就是影响美术界及绕不开的话题外,和老师相处25个春秋的点滴,似乎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反而感觉越发地清晰。尤其是每每看见老师留下的墨迹,那真的犹如面师。我从程十发美术馆参加完开馆仪式后回到家,在一种冲动之下,将老师给我书写的墨迹整理出来,忽然发觉,将这些为我题写的书画藏品连续起来后,竟然完整地勾画出了我以往的人生历程。我是1982年成为老师的入室弟子的。除了我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识的大师姐汪大文和师兄毛国伦外,当时每个周日上午去程府学艺的还有曹晓明和邬君宜。我们老师有一个非常让学生企盼的奖励,就是他觉得学生画得还可以的作品,就会提笔为你修改和题字,那是很让学生高兴的事,下面就是老师给我修改的作业和馈赠我的字画和读者分享:图 解《采荷》
这是1985年,老师在我作业上的题字。当时,由于我忙于工作,画得不多,见老师题写的字句:“心在江湖不在鱼……”,心虚地揣摩,是否是老师借此句在说我不用功?漆刻屏风 程十发书 陈明刻陆机文赋局部
这是1988年,老师吩咐我刻制的漆屏。老师书写陆机的“文赋”,我在家历时一年刻制完成,现存于松江博物馆。这是1994年,老师为我女儿题写的“佛”字,意喻保佑我女儿健康平安成长。
这是1996年,当时老师闻我在松江佘山脚下买了小屋,为我题写了“桃源小居”。
1998年,是我工作压力很大的时期,老师为我题写了“淡庐”作为斋匾以为清心,意喻凡事看淡些。
2019年12月19日于
海上新五柳居
陈明简历:术攻山水和瓷艺。伏文彦、程十发先生入室弟子。现任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民革上海香山画院发起者和执行院长、意大利佩鲁贾国立美院终身院士兼驻中国代表、上海黄浦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香山海派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设计制作:陈优君)为了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的创作业绩和艺术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国美术文化,展示新中国60年中国美术家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美术